味精是一种常见的食品添加剂,它可以让食物变得更加鲜美。它在亚洲烹饪中很受欢迎,在西方也用于各种加工食品中。但是,味精也有着不少的争议,一些人认为它会导致各种不良反应,声称它会导致所谓的“中国餐馆综合征”,或者增加肥胖和代谢综合征的风险,甚至危害健康。那么,味精真的有害吗?它又是怎样产生的?在本文中,我们将为您详细介绍味精的相关知识,让您对味精有一个客观的判断。
味精成分是什么
味精是一种白色、无味、晶体状的粉末,通常被用作食品添加剂。味精的全称是谷氨酸钠,它是从天然存在于许多食物中的L-谷氨酸衍生而来的。L-谷氨酸是一种非必需氨基酸,意味着你的身体可以自己产生,不需要从食物中获取。它在各种加工食品中都可以找到,比如冷冻餐、咸味零食和罐头汤。它也经常被添加到餐馆和快餐店的食物中。
味精有一种特殊的味道,被称为鲜味——除了甜、酸、咸和苦之外的第五种基本味道。鲜味有一种肉味,表明食物中含有蛋白质。除了味精,其他鲜味物质包括肌苷酸5’-单磷酸盐(IMP)和鸟苷酸5’-单磷酸盐(GMP)。味精在亚洲烹饪中很受欢迎,在西方也用于各种加工食品中。据估计,人们的平均每日摄入量为0.3–1.0克。
味精的增味作用

味精的增味作用是由于它的鲜味,它可以诱发唾液分泌。换句话说,鲜味物质可以让你的口水流出来,这可以提高食物的味道。
而且,研究表明,鲜味物质可以降低给食物加盐的欲望。盐是另一种增味剂。
事实上,一些研究推测,用一些味精代替一些盐,可以在不牺牲风味的情况下,降低人们的钠摄入量约3%。
类似地,味精也可以用作低钠产品的盐替代品,如汤、预包装的餐、冷肉和乳制品。
味精对人体有害吗?
味精是从L-谷氨酸衍生而来的一种增味剂。一些人可能对味精敏感,但对于大多数人来说,适量食用是安全的。
人们为什么认为它有害?
味精的坏名声始于1960年代,当时一位美籍华裔医生Robert Ho Man Kwok给《新英格兰医学杂志》写了一封信,解释说他在吃了中餐后生病了。他的信引发了一系列的研究,试图找出味精是否会导致一些不良反应,如头痛、胸闷、麻木等,这些反应被称为“中国餐馆综合征”。
然而,这种添加剂对人类大脑健康可能没有什么影响,因为它无法穿过血脑屏障。
味精的摄入也与体重增加和代谢综合征有关,后者是一组可能增加慢性疾病如糖尿病、心脏病和中风风险的症状。然而,其他研究则没有发现这种关联。
尽管如此,一些人确实对味精有敏感性,可能会在摄入大量后出现一些症状,如头痛、出汗和麻木。在一项研究中,61名自称对味精敏感的人被给予5克的味精或安慰剂。有趣的是,36%的人对味精出现了不良反应,而只有25%的人对安慰剂出现了反应,所以味精敏感性可能对一些人是一个真正的问题。
如果你在摄入味精后出现任何负面的副作用,最好将它从你的饮食中排除。否则,如果你能够耐受味精,它可以适量食用,而不会有不良的副作用。
文章提供了对味精的深入分析,信息量很大!